對於安平的豆花那只能用來招待給外人食用,從小愛吃豆花,對於豆花也沒很強烈的要求,以前隨處都可以找到好吃的豆花,但現在要找到有豆香的豆花卻不容易,後來才發現原來現在很多豆花都不是真的用豆子去煮去磨的,很多為了省時間在裡面加了洋菜,所以豆花那種特有的軟嫩感及豆香都不見了。因此,要找到純正的豆花店越來越少,我爸有個很會煮的朋友就在一次大露營時,煮了一大桶豆花請大家吃,那豆香真是迷人,他就跟我說了上述的豆花問題。
有次在非凡看到介紹有人還把豆子用力的磨、認真的煮,單純只賣豆花的人家,光是看著電視就可以聞到陣陣的豆香味,隔天立刻跟青霞講,花了好大一番功夫,因為路很難找呀!差點就要放棄了,終於,買了一杯回去,就是這個味道,在鄞哥說好要來台南時,怎麼也要強拉他來吃上一碗。
很簡單的擺設,那時還看到老板的兒子在門口洗豆子,環境雖然很簡單,但那種居然式的乾淨卻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。
當年第一代的沿街叫賣的豆花攤仍在,很有古味,記得以前曾在赤崁樓那吃到一家豆花,是一個老伯伯挑著二個木桶出來賣,那次是艾瑪小姐來台南時提到的豆花攤,她才一說完就聽到阿伯的叫賣聲,不過,我們也就只吃過那一次就沒再遇遇那個阿伯。又離題了。
無名老板還說以前的人吃豆花是把豆花放到碗裡,然後他用扚子把豆花畫個幾刀,人們站在攤前以口就碗用嘴巴咕嚕咕嚕把豆花吸著吃,才不像現代還有湯匙,還要坐著吃才行。
我在想這個招牌會不會是在非凡介紹後掛上去的,要不是掛了這個還真不容易認出他們,因為,門口很像一般的住家,若在沒客人時,你真的會不敢向前問,老板有沒有賣豆花一事。
不過,他們用了「無名」二字,不曉得是無心之始,或希望能有「無名小站」日後飛黃騰達的期待,老子的「無名,天地之始;有名,萬物之母」可真是給了這些成功者起了「無名」之始的源頭,因為,無名所以無所限,日後之名亦無限。
豆花上場囉!鄞哥點了冰的,我則點了熱的,鄞哥吃了回我一句說,還可以呀!但我叫他試我的熱的,他一吃就叫了一聲:「好香。」呵!這跟喝豆漿一樣的道理,喝熱的才能喝出豆香,冰的則會減弱豆的香味,吃完他自己的那碗,還往我碗裡撈上幾口。
在節目的介紹中,回來接老板的工作的小兒子一直提到要把店經營做調整,聽到時心裡怕怕的,就怕那樣的好滋味又不見了。我常在想安平豆花以前一定也是很好吃的,只是在過度的商業的發展下,老味道一點一點的流失,年輕一代以為這就可以了,名聲是打響了,大家也都來吃了,但卻殺了我們這些擁有老味道記憶的故鄉人,每每外去大家一提及那某某有名的豆花店時,都讓我們這些人想一頭鑽到地下去,真不好意思了,拿了這樣的東西招待你們。
在我們腦中的老味道早被金錢給淹沒了,取了代之的是響亮亮的名聲,希望無名豆花小老板也能在有理想有衝勁,時時注意東西的品質,那才是最重要的,沒有好東西,只有名聲是沒用的,總有一天會很容易被取代掉的。在此與他默默共勉之。
地點:台南市北忠街176號
- Jan 19 Sat 2008 13:43
【台南】無名豆花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